【津致生活】这些错误的喝茶习惯,你改了吗?
2017-12-01 17:51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5097
喝茶的人不一定全懂茶,但懂茶的人一定要“会”喝茶:不仅习惯喝茶,还要注意喝茶的方式,才能在品味茶的同时对身体也有益处。怎样喝茶才算健康呢?
- 泡茶需高温,喝茶需降温 -
冲泡像普洱茶之类的茶叶,一般都要求水温达到沸点,但沸水泡出的茶汤非常滚烫,一般在70℃—90℃左右,会刺激口腔及食道黏膜造成局部发炎,最好不要立即品饮,稍微冷却一下(大约在50℃—60℃左右)再喝。但完全冷却的茶汤也是不宜多饮的,因为茶汤中的营养成分会发生改变,不易被人体吸收。
- 饮浓茶醒酒伤身 -
以前很多人认为在酒后喝浓茶可以醒酒,但实际上这样做不利身体健康,茶碱的利尿作用可使乙醛由肾脏直接排出体外,但乙醛对肾脏有害,常用浓茶醒酒,会引起肾功能障碍。所以酒后饮茶宜饮淡茶或熟茶,刺激性相对较低,对解酒效果更佳。

- 餐前餐后少饮生茶 -
餐前大量饮茶或餐后立即饮茶,特别是新茶,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消化,鞣酸会抑制胃、肠的分泌,造成消化不良,甚至茶叶中其他的刺激性物质会让胃产生不适,引起心悸头痛、胃部不适、眼花、心烦等症状。所以餐前餐后半个小时内,不宜多饮生茶。
- 生理期少饮凉茶 -
女性在生理期间不建议喝性凉的茶,因为茶叶中高浓度的鞣酸会妨碍身体吸收铁质,且生茶性寒,会造成月经的血量偏少或者出现痛经等症状。但这段时间依然可以适量饮用熟茶或红茶这类温性茶。

- 茶叶久泡不宜饮 -
有人喝茶为了方便,一次性在杯子里投茶,然后开水一冲,随身带着可以喝一整天,长时间浸泡的茶叶在有限的水量中析出大部分内含物质,使茶汤的浓度大大提高,喝这样的茶会摄入较多的咖啡碱、茶碱,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,或引发肠胃病。所以久泡的茶,既增加了茶汤的苦涩感,又不利于身体健康,应及时更换茶叶,或减少投茶量。
- 依据时令饮茶 -
茶叶因为工艺不同所以茶性不同,因此饮茶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。夏季体燥宜饮生茶之类性凉的茶,冬季体寒宜饮熟茶、红茶之类的温性茶,顺时而饮,益身益心。
喝茶是个好习惯,也会在无形中提高个人的生活审美情趣,但喝茶也要注意方法,才能品饮养生两不误。
热门推荐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