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乔|匠制纯粹好茶

茶文百科
首页  >  每日动态  >  茶文百科
茶文百科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

【津品故事】机缘源于热爱,“第三类普洱”——“散压茶™”的诞生。

2017-07-27 18:07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5896

常喝普洱的朋友都知道,普洱茶分两类:生茶、熟茶。


但根据形态的不同,普洱在定义上还有形制的分类:散茶、紧压茶。


散茶是最初的茶叶形式,人们饮用最多是散茶,它冲泡便捷。普洱散茶一般敞开存放,滋味在几个月内会由浓烈迅速转得醇和一些。


散茶有氧转化快,但时间长了香气滋味散失快,不宜长期存放。在茶厂,一般都要用专用的袋子存放,津乔茶厂散茶(生普)存期最长不超过2年。


紧压茶已经诞生1000多年,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《广雅》有:“荆巴间采茶作饼”。紧压茶的诞生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。今天我们经常看到的饼、砖、沱,包括手工捏的迷你小龙珠,都属于紧压茶。


紧压茶压制紧实,长期存出来茶汤滋味醇厚饱满,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雕琢。

有没有可能兼顾两者特点,既“陈化好”又“陈化快”呢?


2012年,津乔茶人杨国成先生出于对茶叶的创作爱好,构想试制了一批形态半松散的茶叶,他用独特的“半蒸压”的方法制作,让茶叶保留一定的间距,想看看有什么效果


这批茶叶当时用箩筐盛放,每筐10公斤。分量太大,为了干燥方便,杨国成先生还特意在中间开了的干燥透气孔。


有的故事看似机缘巧合,却又因为热爱而成为了必然。


经过5年安静转化,2017年,我们开汤品鉴发现:因为气候干燥(昆明),汤色区别与同年代茶(2012年)相比虽然变化不大(仅5年),但苦涩感几乎全部消退,顺滑度提升较大,同时,在竹筐盛放的情况下,茶汤香气滋味仍能很好地留存。这显然是符合收藏需求的。


2017年,津乔将这种首创的形式的茶注册为“散压茶™”,作为一个系列品类,取意兼具散茶与紧压茶之优点。


“散压茶™” 在普洱茶“形制品类”的角度思考创制出来,与散茶和紧压茶都有很大不同,我们可称之为“第三类普洱茶”。

特别说明:从严谨的普洱茶定义和国标来看,普洱茶分散茶、紧压茶是明确的。“散压茶”是用于方便茶友了解这款茶特性而提出的概念,津乔一个系列茶品称谓。


散压茶™”的原理并不复杂:用略宽松的茶叶间距实现更快速转化,同时,在整体外部给它一个相对密闭的小环境,这样,挥发性强的香气滋味不像散茶一样快速散失,而是更多的聚合参与陈化。


可否让普洱茶转化得“又好又快”?这一“鱼与熊掌不能兼得”的问题,在今天似乎有了一个不错的答案——我们只需用“一半的时光”,就能“藏出一品好茶”。


5年研发验证,4个月研制,无数的细节,“散压茶™”的首个成品,这款充满“津乔范”的原创茶品,它最后会以什么名字,什么样子呈现,我们拭目以待。

(茶人手袋为茶品标配,全国门店将同步推出)

看完觉得怎么样?点个赞再走吧

已有4人点赞

热门推荐RECOMMENDED

15

2025-10

至臻选材,鉴级云白,津乔“昔归白鉴”双版本全新上市

至臻选材,鉴级云白,津乔“昔归白鉴”双版本全新上市

澜沧江畔的岩韵风骨纯正纯粹的昔归臻韵津乔全新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双版上市,恭迎鉴赏

14

2025-10

高级泡茶玩家,都会在水里做选择

高级泡茶玩家,都会在水里做选择

觉得茶不好喝时先别怪茶叶,换个水试试看选对泡茶水,能为好茶加分

11

2025-10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28

2025-09

破局“网红”宿命,小青柑何以站稳消费主场?

破局“网红”宿命,小青柑何以站稳消费主场?

持续受欢迎终究要靠扎实的品质津乔“特金小青柑”,陪伴品质茶生活

19

2025-09

被“颜值”耽误的实力派,津乔冰岛金砖双版本品鉴分享

被“颜值”耽误的实力派,津乔冰岛金砖双版本品鉴分享

喝茶最贵的当然极好但最对的依然是不错选择

16

2025-09

要聚香,还是防闷热?出汤后盖子的合理放置

要聚香,还是防闷热?出汤后盖子的合理放置

盖盖子聚香保温揭盖子防闷透气学会看茶泡茶,才能自如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