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茶文】喝茶最好的境界,修佛的心性,道的灵性,儒的雅性,包容看世界
2018-01-03 17:37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6693
十年沉淀,品味纯粹
关注茶尚新生活,关注津乔普洱
英国人喝茶,在下午三点;中国人喝茶,无时不刻。数千年来,从种茶、饮茶,到茶具、茶艺、茶空间,我们的祖先已经构建了一个以茶为中心的生活体系。在这个生活体系里,我们不仅只是简单地喝茶,也从喝过的每一杯茶里营造着自己的心境。

有人说,人生最好的境界,佛为心,道为骨,儒为表。若以茶喻人生,喝茶最好的境界,便是修佛的心性,道的灵性,和儒的雅性。
- 以茶见心,心外无物 -
僧人坐禅修行,需专注一境,静坐思维,“不动不摇、不委不倚”。以茶为饮,既符合清规戒律,又有助于让心绪宁静,在清净心中发心。

寻常人喝茶,端坐在茶席旁,随着泡茶的一举一动、品茶的每一个瞬间,不由得也会静下心来,如同坐禅。心静,思绪才会更明朗,更专注,品出茶汤细致的味道。唯有心外无物,才会达到静能生慧。
- 以茶入道,天人合一 -
道家饮茶,追求自然、天人合一的境界。明代徐渭说:“品茶宜精舍、宜云林、宜永昼清谈、宜寒宵兀坐、宜松月下、宜花鸟间、宜清流白云、宜绿藓苍苔、宜素手汲泉、宜红妆扫雪、宜船头吹火、宜竹里飘烟。”

当下人饮茶,也乐于如此,品茶的空间不论大小,摆设精致,焚香插花,煮水品茶,虽然身在都市,心绪已经在山野松涛间畅游。以道的心境品茶,品的是天人合一的灵动气息,和亲近自然的美学体验。
- 以茶为礼,儒雅待人 -
中国人,一定要懂儒家文化,不论身在何处,都要修身正心,处世游刃有余。当儒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融合,就构成了清静、达观、热情、亲和与包容的格调,寓教于饮,寓教于乐。所以中国人喝茶,主宾都有礼节,其乐融融。

一杯茶里,不止先苦后甜一味,更贯穿着儒释道的思想智慧。有一杯好茶,修佛的心性,道的灵性,儒的雅性,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,包容看世界。
热门推荐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