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茶百科】普洱茶有没有保质期?
2017-03-11 11:00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4742
食品,都是有保质期的,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:普洱茶会“越陈越香”,被誉为“可以喝的古董”。
大部分人认为,普洱茶具有“越陈越香”的特质,就意味着只要存放得当,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口感滋味越佳,所以可以永久保存。也有人干脆说:普洱茶没有保质期。
关于保质期,普洱茶怎么定义的?
从普洱茶本身的定义来看:普洱茶是以云南特定区域所产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,制成的具有后发酵作用的散茶或紧压茶。普洱茶的本质是后发酵,这个特性,是定义掉的。因此,国家也根据普洱茶特性,给了一个保质期标注,也就是我们长在包装上看到的“在符合GB/T22111-2008执行标准环境下,可长期保存”。

津乔茶品背贴上的保质期注明
长期保存=永久保存吗?
细心的茶友会想,长期保存是多久呢?长期保存=永久保存吗?200年后这个茶会不会更好喝?这个时间问题就像定义一样是模糊的。
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,因为普洱茶的内质是有限的,因此哪怕转化再慢,也有完全转化终结的一天,具体时间有多长,无法给出具体数字,因此国家提出了“长期保存”而不是“永久保存”。因此,长期保存≠永久保存。

如何正确理解普洱茶保质期?
对于普洱茶保质期的理解应该从两方面入手,一是符合储存条件。普洱茶的转化需要有良好的存储条件,如果在存储过程中普洱茶因为受潮发霉、吸附其他异味等,茶叶就变质了,就不符合饮用标准了。因此,普洱茶包装上同时还打了“贮存条件”:清洁、避光、通风、防潮、防高温、禁止与有毒、有害、有异味、易污染的物品混贮、混放。这点一定要遵循。

第二点,是普洱茶保存是为了什么?答案当然是“越陈越香”,也就是“口感升华”。
在《普洱茶》一书中的《茶谱》提到: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,总共留下有2吨多,其中有一些是普洱茶,这些普洱茶大者像金瓜,小者像乒乓球,最大的五斤半(3300公克)左右。这一批普洱茶保存良好,未曾霉变。曾经取了一些试泡,评语是“汤有色,但茶味陈化、淡薄”。
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,从一定程度说明了普洱茶的陈化方向,从饱满度来看,可能像一条抛物线,百年后会归于“平淡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要的是口感层面更好喝的话,普洱茶一定有一个最佳状态的适饮范围。时间过长,对我们的日常品饮需求来说就没有意义了。

当然,对于极老的茶来说,品味的角度不能单用口腔来感受,可能淡泊之中有着极其平缓的内蕴,非常难以感知,这需要有着与茶同等的品味能力,另一方面也有着历史意义。
普洱茶的适饮期
我们建议与其纠结普洱茶保质期的长短,不如关注普洱茶的“适饮期“,也就是一款茶呈现最佳状态的时间(老茶客对于新茶和老茶的品味能力、适应能力、感知能力更强,我们这里仅对于大部分茶友来谈。)

大部分人的身体和口感,对于新生茶或许无法做到日常品饮,要达到中期茶(8年以上)才能逐渐接受,这时涩感很低,茶汤略橙黄,口感略醇和;而要充分“适饮”,恐怕甚至要再长一些的时间,等到苦涩感褪尽,香气丰富呈现,滋味呈现甜、滑、醇、厚等特点。这样来看生茶“普遍适饮期”要从8年,一直持续至少到50年的阶段。熟茶虽然经过渥堆发酵,但也有陈化空间,也要等“堆味”褪尽,滋味变得醇厚。新熟茶一般3年就能达到“适饮期”(工艺好、堆味低的可能2年不到)6-20年可能会达到最佳状态(具体时长视发酵度而定:发酵度高,则适饮期短),呈现出浓郁的陈香和厚滑的滋味。
保质期也是您的藏茶理念
在相当长的、至少几十年时间内看,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口感是往我们能感知到的好的方向走的,味道不断升华。但到了更长的时间层面,就要看我们要什么了,纯粹品饮?还是传世纪念?

因为受到存储、口感品味、收藏理念的影响,每饼普洱茶对于每个消费者所理解的存放时间的概念都是不同的,所以国家给出的保质期定义是“长期存放”,这个“模糊答案”其实很准确。
热门推荐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