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津品茶话】“是真的吗?”盘点喝茶的7个真相
2020-03-17 18:02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2893
关于茶,总是有诸多说法,众说纷纭。
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法,我们心里不得不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:是真的吗?
今天把这些真相整理了出来,看看有没有为你的疑问辟谣。
茶沫代表茶不干净,是真的吗
—— 注意辨别
这时候,要注意观察它的色泽。如果是干净透亮的泡沫,这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“茶皂素”造成的现象,并非是茶脏。在古代这白沫被视为一种精华,杜育诗云:“焕如积雪,晔若春敷”。
而如果是浑浊的、看起来并不干净的泡沫,则确实要质疑茶的制作流程是否存在为什么问题。
剩茶过夜可以养壶,是真的吗
—— 假的
许多人听说,紫砂壶越养越好看,而且要经常用热茶淋烫,这些都没错。可有的却认为紫砂壶干脆不要经常洗,茶垢积累的越多,越说明壶养得好,其实不是。
首先,紫砂壶最终的用途,是泡茶,茶垢越积越多,容易有异味,是不利于泡出好茶的。
其次茶垢中也容易积累细菌,对身体健康有隐患。
清洁也是养壶的一部分,每次喝完茶,记得将紫砂壶清洗干净,并放在阴凉处保持干燥。你对它细心呵护,它也会越来越有温润的光泽。
茶和牛奶一起喝骨质疏松,是真的吗
—— 假的
有说法是茶叶中的鞣酸,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,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,长久造成骨质疏松。
其实,茶多酚与鞣酸虽同属于鞣质,但并非同一物质。
与蔬菜相比,茶并不是鞣质的主要来源。一泡茶中所含鞣酸是4-6毫克,半杯牛奶中含有120毫克左右的钙,比日常食用蔬菜的作用量还低,决不会导致骨质疏松。
茶毫的多少可以判断茶品质,是真的吗
—— 不一定
茶毫,也叫茶毛。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,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等物质。一般来说,鲜叶越嫩,茶毫就越多,茶毫多少在不少情况下作为的确茶叶嫩度的重要指标。
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,如野生茶,其树种特征即表现为叶面少毫甚至无毫 ;如龙井,在加工过程中,有一道工序叫辉锅,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,形成其特有的光滑平整的表面。
所以茶叶品质并不能看茶叶茶毫的多少来决定。
古树茶中的黄片是劣质老茶,是真的吗
—— 假的
黄片其实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,因条索疏松、粗大,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,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,俗称为“黄片”。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,一般都是第三叶。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,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。
像野生茶中有一些细嫩的“小奶叶”,乍一看“形似黄片”,实际上色泽更红、叶片更嫩,还是辨别高品质野生古树茶的重要标识。
拼配的茶品质不好,是真的吗
—— 假的
拼配概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:等级的拼配、产地的拼配、茶种的拼配、季节的拼配、年份的拼配、不同工艺的拼配。
茶叶拼配是为了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,提高口感的层次和饱满度。纯料的概念也是相对的,拼配茶不一定比纯料的差。
拼配是一种技术。而市面上的一些古树茶拼台地茶、正山茶拼外山茶,不能算是拼配,江湖称之为“掺假”。
中国是茶叶的故乡,是真的吗
—— 千真万确
有舆论认为印度是茶叶的故乡。其实,中国才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,文字记载表明,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。
19世纪末,英国人威尔逊在《中国西部游记》中写道,“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,曾经看到普遍高10尺左右的野生茶树丛”。
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野生茶树的报道。而印度等地茶叶生产的历史还不到二百年。
因此,茶树的原产地,毫无疑问是在中国。
对于一个有喝茶习惯的家庭来说,每年通常要喝掉10~20斤茶,在喝茶的过程中,我们熟悉了很多茶的名字,也渐渐了解了它们的特性。
但怎么泡、怎么品、怎么喝更健康?依然是很多茶友关心的问题。今后小编会更多地为大家解决疑虑。
热门推荐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