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乔|匠制纯粹好茶

茶文百科
首页  >  每日动态  >  茶文百科
茶文百科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

【茶百科】勐库茶区味觉版图(上)——走进东半山

2017-05-10 15:10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7285

在普洱茶的三大产区中,临沧双江勐库镇是重要的产地之一,勐库大叶茶作为普洱茶的原产茶种,也深受广大普洱茶友的喜爱。


东半山与西半山

我们常说的勐库产区,其实是由很多山头、茶寨构成的,主要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两个区域。之所以这样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,勐库的地形是 “两山夹一河”,两山中,一座是邦马山,一座是马鞍山,一河为南勐河。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,南勐河经流两山之间,勐库人将南勐河东边的山称为东半山,西边的则称为西半山。虽同为勐库大叶种,两山的茶会有哪些不一样?今天,我们就从东半山开始了解。

勐库东半山上,主要产茶的几个寨子有那蕉、坝糯、那赛、邦界、忙蚌、东来、正气塘等。


东半山——藤条茶的栖息地

在勐库镇东半山的大部分古茶园里,随处可看到一种形似柳条的茶树,这种茶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,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,整棵茶树带有一种飘逸的姿貌。这种枝杈呈长藤状的茶树被称为“藤条茶”。


勐库东半山拥有规模最大的藤条茶园,其中产量最高的应属东半山坝糯村,现今坝糯保留的藤条茶园然有1500亩,面积位列勐库第一。其次,东半山的腹地那蕉——顺着亥公村委会往上至那赛,继续绕山朝上到达那蕉,一路上都是藤条茶,藤条交织缠绕,蔚为壮观。


悠久的种茶历史

早在明代,东半山就已经名扬四海,当地种植茶、产茶的历史则更早。但据考证,藤条茶的栽培方式是清朝中期(200多年前)汉人逐渐由东面迁入东半山后带进来的,从东半山最大的古树藤条长度推算,也与汉人进入勐库时间相符。后来这种茶树养护技术经勐库少数民族的发扬,形成后期藤条茶的大规模栽培。


藤条茶栽培技术

藤条茶是一种“去顶养标”的茶园园艺,即采摘时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新芽只留下两个芽头,每个芽头下边留两片嫩叶,多余的芽和叶带根连蒂全部抹去,以防藤条生多余枝杈,茶芽发出时长在每根主藤和岔藤顶端,形成顶端优势。10至20年后,茶树开始形似藤条,年岁越久藤条越长,目前勐库东半山藤条长达4、5米。

带“马蹄”的藤条茶采摘方法,保证茶树形成顶端优势。


地理环境

东半山海拔1815米,年平均气温15.58℃,终年云雾笼罩,植被繁茂,生态环境良好,是茶树的理想之地。因东半山向阳,光照充足,这里茶树长势高大,树冠开展,叶密且被多绒毛,茶叶更具阳刚之美,苦重而涩轻,茶质醇厚,滋味浑圆饱满,气韵悠长宜人。

津乔合一系列茶品三生·藤条”,选取勐库茶区最具代表性的“三个藤条古茶园”优质原料,是津乔藤条茶中的代表作。


津乔·邦界,纯料古树系列茶品,2012年首次推出,目前共有2012、2013、2017版。


津乔·那蕉,纯料古树系列茶品,2011年——2017年连续推出。


津乔·坝糯,纯料古树系列茶品,2015年首次推出,目前有2015、2016版。


藤条茶形态优美,数千亩藤条茶遍布东半山,藤缠树,树缠藤,藤缠藤,远远看去,如同天然织成的藤网,令人惊叹。可以说,藤条茶是先人用时间打磨出来的茶山上的艺术品,并以其阳刚之美的独特品质成为东半山的名片。

看完觉得怎么样?点个赞再走吧

已有0人点赞

热门推荐RECOMMENDED

29

2025-04

云南白茶何以成为茶界新宠?津乔2025白茶新作用一抹香甜告诉你

云南白茶何以成为茶界新宠?津乔2025白茶新作用一抹香甜告诉你

津乔又一款名山白茶力作即将以全新姿态推出敬请期待!

14

2025-04

纪录时间的味道,全新“十二春秋®·乙巳蛇”预售开启

纪录时间的味道,全新“十二春秋®·乙巳蛇”预售开启

2025乙巳蛇年恰逢“岁启双春”,既是干支轮回的节点,更是“一岁两春”的祥瑞之兆。

02

2025-04

时间沉淀价值,好茶是长期主义的当代实践

时间沉淀价值,好茶是长期主义的当代实践

好原料+好工艺+好仓储=值得品藏的好茶

27

2025-03

倒春寒,出好茶,2025津乔春茶季预售正式开启

倒春寒,出好茶,2025津乔春茶季预售正式开启

倒春寒,出好茶东半山花蜜香/小户赛领衔春韵,预售开启

25

2025-03

藤条香VS冰岛甜,你更爱哪一味?

藤条香VS冰岛甜,你更爱哪一味?

东有藤条刚烈高香西有冰岛温柔蜜甜这篇文章,让你了解完整的勐库东、西半山

14

2025-03

为什么说“印象”堪称纯料古树标杆之作?小圆饼新版推出

为什么说“印象”堪称纯料古树标杆之作?小圆饼新版推出

为什么说“印象”堪称纯料古树标杆之作?小圆饼新版推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