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乔|匠制纯粹好茶

茶文百科
首页  >  每日动态  >  茶文百科
茶文百科 企业新闻 新品上市

【小贴士】没有电子秤时,如何把握投茶量?

2020-05-15 15:26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3900

泡茶时到底要放多少茶叶?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。


哪怕是泡茶的老手,也只对自己惯用的壶、常泡的茶熟悉,一旦到其他地方使用不同的茶具,泡不熟悉的茶,还是会难以斟酌。


面对不同的茶和茶壶,又没有电子秤,拿不准茶量怎么办?



不同的茶,形态不一样,需要投放的茶量“看起来”差别确实比较大。


有一个办法,可以在没有电子秤的情况下轻松判断放多少茶,那就是“体积投茶法”。



- 为什么要按“体积”投茶?-


因为有的茶细小、扁平,或者是紧压茶,看起来少实际上份量不轻;有的茶粗壮、蓬松,看起来很多,却很轻盈,放容器的七八成满才够。


因此,在没有电子秤的情况下,根据不同茶叶的形态而使用“体积投茶法”,是比较科学且便捷的方法。


今天我们采用称取标准量,比对茶在盖碗中的体积,从而给到大家一个基本概念,以便融通使用。


投茶量仅供参考,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。(注:所用盖碗约150ml时,红茶约3g,普洱茶8g,所谓“几成满”是指茶叶占茶具体积的比例。)



二成满


适用于撬下来的紧压茶、条索紧细的茶类,如普洱饼茶、砖茶、细嫩的熟普散茶。

 

也适用于扁平、体积小(比如龙井),看似很少,实际上重量已经满足冲泡需求。


△ 8g熟茶


三成满


适用于比较肥壮的芽茶、颗粒紧结的球形茶或半球形茶。


如龙珠、 野生红茶、大红柑等。


△ 4g津乔“仟载”


四成满


适用于芽叶有点蓬松或条索长而弯曲的茶。


如古树滇红、津乔半藏™类型等。


△ 8g津乔“觉春”


七成满


适用于芽叶连枝非常蓬松的茶或条索长而粗壮的茶。


如白茶散茶、生普散茶(毛料)等。




△ 8g津乔“十二春秋·庚子鼠”散茶
总结起来,“体积投茶法”的规律,那就是松散的茶叶放多一点、紧细的茶叶放少一点,看起来差异很大,实际上重量是差不多的。


当然,这个方法多用于没有电子秤的场景,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用标准称重的办法更稳妥。


经验来源于反复实践。“体积投茶法”依赖于平时经验的积累,泡得多了,自然就“茶、器、人合一”,更准确地把握。






看完觉得怎么样?点个赞再走吧

已有1人点赞

热门推荐RECOMMENDED

15

2025-10

至臻选材,鉴级云白,津乔“昔归白鉴”双版本全新上市

至臻选材,鉴级云白,津乔“昔归白鉴”双版本全新上市

澜沧江畔的岩韵风骨纯正纯粹的昔归臻韵津乔全新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双版上市,恭迎鉴赏

14

2025-10

高级泡茶玩家,都会在水里做选择

高级泡茶玩家,都会在水里做选择

觉得茶不好喝时先别怪茶叶,换个水试试看选对泡茶水,能为好茶加分

11

2025-10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厚重岩韵的巅峰表达,津乔云白大作“昔归白鉴”即将揭晓

28

2025-09

破局“网红”宿命,小青柑何以站稳消费主场?

破局“网红”宿命,小青柑何以站稳消费主场?

持续受欢迎终究要靠扎实的品质津乔“特金小青柑”,陪伴品质茶生活

19

2025-09

被“颜值”耽误的实力派,津乔冰岛金砖双版本品鉴分享

被“颜值”耽误的实力派,津乔冰岛金砖双版本品鉴分享

喝茶最贵的当然极好但最对的依然是不错选择

16

2025-09

要聚香,还是防闷热?出汤后盖子的合理放置

要聚香,还是防闷热?出汤后盖子的合理放置

盖盖子聚香保温揭盖子防闷透气学会看茶泡茶,才能自如应变